学院网址:http://www.cdkfdx.com     学院博客:http://scdianda.blog.163.com   |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首  页
学校概况
校园文化
新闻资讯
教学教务
招生信息
证书样本
在线报名
联系我们
网上报名
     教学教务
·教学支持
·教务管理
·复习资料

 扫一扫微信咨询报名

   当前位置:首页教学教务 》 锟斤拷学支锟斤拷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复习题

发布时间:2013-04-27 12:46:40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材料分析题复习


   
1. 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材料略)

参考答案:
(1)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传奇式的“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不仅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邃而独到的理解,而且铸就了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当他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这使他能够顺应历史和时势的要求,在经历逆境之后重新起来担当重任。
(2)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法,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请根据以下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略 ),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为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打下物质基础。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着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着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3. 请根据以下材料(略 )阐释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为什么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参考答案:
(1)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及其发展规律,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本本出发,并且努力排除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要反对从书本出发,靠照搬照抄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解决问题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从狭隘经验出发,轻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一得之见的经验主义。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核心,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也不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不是主观的随心所欲,而必须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是不是达到了真理性的认识,判断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必须有解放思想的精神和勇气,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
总之,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2)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拥抱生机的源泉。要解决上述材料中的各种问题,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4.请根据以下材料(略 ),思考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材料分析:
1、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1)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
(2)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
(3)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
2、正确认识收入差距问题:
(1)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合理拉开差距可以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但过大的差距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因素。
(2)所谓公平虽然包含着十分复杂的因素与方面,但在现在的中国,从社会整体来说,就是由于贫富分化造成的“不公平”所引起的公平问题。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果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发生很大矛盾时优先公平,则肯定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在这个矛盾中选择效率,则会使经济得到增长,但不顾及公平问题最终也会反过来损害经济的增长。因此公平也必须围绕着效率来进行。高效率最终也是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利益,因此也是“立足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总之,“立足公平”要有长远思想,要看到效率极大提高后所获得的大公平,这样它才有深远意义。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平均主义是小生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观点是完全不相容的。实行平均主义只能打击现金、鼓励懒惰后,严重挫伤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平均主义的泛滥必然会破坏社会生产力。
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当然,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只有实行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大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承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允许收入差别的存在和在一定程度内的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越好,越大越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实行这个大政策,除了坚持只能允许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富裕起来外,还需要解决一个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不能导致社会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就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有一个要解决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只有在初次分配中使效率和公平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再分配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更加注重公平的功能。
总之,我们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要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关于“三农”问题(材料略)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的比重?

答案要点:
(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若列举出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其他合理措施,也可酌情给分)
  

6.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问题。材料(略 )

(1)结合材料1、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4,分析人类在应对从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答案要点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当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直接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利用自然资源时没有同时关爱自然界;而深层原因则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2)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材料3中,就是努力将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水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7. 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 —— 政协抨击假大空现象。材料(略 ):

(1)结合本案例谈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1)含义: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实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2)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发展、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都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如何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如何有效地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如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何建立健全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体制和机制;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和技术的合作与竞争等,就成为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而提出来的。


8、阅读材料,针对中国红十字会面临的信任危机问题、社会经济领域存在的 “ 假大空 ” 现象、毒奶粉、瘦肉精猪肉、毒大米、假种子、假农药、地沟油 ……,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等问题,论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及构建途径与方法。

答题要点:
(1)必须构建完善我国社会的诚信体系。材料中反映的这些问题问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诚信体系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重要性。诚信体系建设总体上属于社会道德建设范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3)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构建诚信体系的途径与方法。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把广泛开展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9.关于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问题(材料略)

回答问题:
(1)概要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公有制经济地位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各有什么变化。
(2)说明国有经济地位的变化。
答案要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有了重大调整和改善,已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不但没有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相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但主体地位未变。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比重较大增长,因而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包括在公有制经济中;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有支配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10、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根据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建设和谐深圳”为目标,着力为老百姓营造和谐温馨的居住家园的以下材料(略)
(1)什么是“以人为本”?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参考答案:
(1)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不同呼声,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第三要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充分满足不同利益集团合理的利益诉求。第四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要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努力做好群众工作。


1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从以下关于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到在香港、澳门的实现的材料(略)
回答:
(1)如何正确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战略意义?
(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各方面都容易接受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
答案要点:(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二,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四,为解决国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一,一个中国具有不可动摇的法理基础。台湾问题实质上完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二次大战期间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有关国际条约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将霸占的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中国革命的胜利,只是政权的更替,我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
第二,一个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和原则。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第三,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及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础。两岸同胞交往增多,经济交融互补,共同利益使两岸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离开一个中国的原则就会挑起冲突和对抗,引发台海紧张局势,损害两岸和平,也会危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12、阅读材料,依据本课程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原理,联系实际论述,应如何看待我国的高铁发展问题。
  
要点分析:
(1)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发展必须科学。“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暴露了一些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安全、脱离实际发展能力和需求的问题。
(3)发展必须实事求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并立即付诸实践,体现了党和政府实事求是纠错、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13. “开国第一刀” 。根据处决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的材料(略),

(1)如何理解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
(2)你认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
答案要点: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领导、管理和建设国家的艰巨任务,党自身地位和条件的变化,都使党面临新的严峻的考验,迫切要求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本案例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国不久就将执政党建设放在一切党务工作的首位,始终强调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务必坚持“党要管党” , 惩治党内的腐败分子毫不手软,不仅有效地防止了干部队伍的腐败,而且对形成五十年代清新的社会风气和优良党风有很好的作用。
今天,我们党的主流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一些腐败现象在党内确有滋长和蔓延。我们要有忧党忧国忧民的意识,把反对和防止腐败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在反腐败斗争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毫不动摇地把党风廉政和建设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14 . 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黄炎培谈问题的材料(略)

(1)何为历史“周期率”?
(2)历史“周期率”对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有何借鉴和启迪意义?
答案要点:
本案例是毛泽东同黄炎培的一次谈话的部分内容。应该说自有阶级社会以来,所有的政权几乎都经历了始兴终亡的“周期率”。黄炎培先生看到延安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感到很高兴,同时也提请中国共产党人注意始兴终亡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极为重视和正在探索的问题,毛泽东把实行民主,看作打破“周期率”的“新路”,正是抓住了人民政权同历史上任何一个剥削阶级政权的根本区别。
一代伟人毛泽东走了,他所探索的始兴终亡“周期率”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结束,。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由于权力因素的增加,新的条件下党同群众关系会出现若干新的情况。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说,它也将在实际生活的发展中发生变化,可能因为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而变得更好,可能相反,甚至造成历史的暂时倒退。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开辟的打破“周期率”的“民主新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15.“ 警钟长鸣”案件的材料(略)

(1).从胡长清、成克杰落马到沈阳“慕马”大案曝光,从李纪周的腐败档案到“河北第一秘”李真的最后结局,一件件巨贪恶吏的认罪伏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要点:首先,说明了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自我毁灭。其次,说明党的性质、宗旨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惩治腐败绝不手软。再次,说明为了搞好党风,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抓起,使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是重点。   (2).反腐败,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正确认识我党目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
答案要点:首先要看到我党反腐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的蔓延,反腐斗争的形势越来越好,前途光明,我们要增强信心,绝不动摇。其次要看到反腐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增强紧迫感,把反腐倡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16. 请根据以下中菲黄岩岛对恃事件的有关材料,阐释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原则。

答题要点:
第一,材料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菲方出动军舰骚扰我正常作业的渔民,企图抢占我国领土,我国政府坚持以渔政船与之对恃,不动用武力,一再要求双方通过外交协商,和平解决领土争端,通过共同开发,实现共同发展。
第二,材料反映的新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1)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和最高准则,维护南海领土主权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决不能放弃。反对菲律宾将将争议提交国际法庭,也不惧怕其乞求后台老板的威胁。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自始至终坚持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
(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菲律宾也是发展中国家,同我们一样有过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一样面临着争取经济发展的任务,本来需要加强团结和合作,所以在处理领土纠纷中我们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而菲律宾却想抢占我国领土这是我们决不能答应的。


17、结合一下材料阐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与核心。
  
材料1: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6大基本挑战:
材料2:中国政府将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4万亿元的投资大单中有2万多亿元投资关乎民生改善。   
材料3:温家宝在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0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答案要点:35-48p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2)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18、结合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以下材料(略),阐释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措施。

答案要点:110p
第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2)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认真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第二,基本措施:
(1)十七大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坚持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道路。
(2)要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经营体制,进行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等。
(3)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化的城镇化道路。

 
官方网站:http://www.cdkfdx.com 官方博客http://scdianda.blog.163.com   官方公众微信号gkdxzx

Copyright 2008-2015 Powered by scdianda.com,成都执讯商务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28-87771980 学校邮箱:cdkfdx@foxmail.com 备案号:蜀ICP备15010525号